近年來,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讓吉林這座老工業(yè)基地煥發(fā)新生。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去看看。
自主創(chuàng)新
鑄就“中國速度”
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打響了中國速度的名片。
“復興號”的搖籃在哪里,您知道嗎?
從“復興號”到京張智能動車組,再到服務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的智能動車組……中車長客的創(chuàng)新成果讓中國高鐵成為世界的“領跑者”。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工程師 麻競文:在京張高鐵復興號動車組設計之初,我們光是車頭方案就做了42套,樣車新方案評審累計有316次,繪制了各種結構圖紙5289份,電氣圖紙更是升級了4版,近萬張,最終才研制出世界首列,以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的高速動車組。
在一代又一代設計團隊的接力研發(fā)下,時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可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動車組產品平臺在這里搭建,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標準化和系列化。中車長客動車組年產能力也達到180至200列,城鐵車約4000輛,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小菌菇背后也有大產業(yè)
這些餐桌上的美味,成為吉林省潛力無限的大產業(yè)。如何將食用菌產業(yè)推向更廣闊的舞臺?吉林農業(yè)大學的科研團隊憑借《食藥用菌全產業(yè)鏈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及應用》項目,將南菇北移,北耳南擴,以科技推動中國食用菌年產量從5.78萬噸突破到超4000萬噸,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這一項目在全國72%的貧困縣推廣應用,帶動了426個貧困縣4.53萬戶農民脫貧。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吉林農業(yè)大學教授 李玉:大食物觀就是要向動物、植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要動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生產協調發(fā)展,這些理念給這個產業(yè)又帶來了新的更大發(fā)展空間。
太空之眼:來給太陽拍“寫真”
給太陽“拍寫真”能有多難?在科研人員30多年的努力下,這已成為現實。別以為只有地球有天氣預報,外太空的天氣更要預報,科研人員稱之為空間天氣。這一氣象主要對太陽上出現的耀斑和日冕物質的拋射等劇烈活動進行監(jiān)測。具有災害性的空間天氣會嚴重威脅航空、航天、通信、導航等活動。
吉林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空間X射線、極紫外和遠紫外波段成像技術”,可以在宇宙空間監(jiān)測肉眼不可見的特定波段并進行成像,讓空間天氣預報更加及時準確。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研究員 陳波:我們看到了人眼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我看太陽(跟可見光不同)可以知道它百萬攝氏度的溫度水平變化,這樣可以更早知道太陽的變化,預報未來的空間天氣的情況。
這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像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風云系列氣象衛(wèi)星、嫦娥探月工程等多個領域。
“吉林一號”衛(wèi)星:
輕裝上陣 星耀蒼穹
你知道最新一代的“吉林一號”衛(wèi)星有多輕嗎?
最新一代的高分06A星,體重僅有20公斤,是初代衛(wèi)星的二十分之一。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雙重加持,衛(wèi)星不斷減重,也能實現批量化生產。
長光衛(wèi)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 張曉磊:埋頭搞研發(fā),搞技術創(chuàng)新,這些技術創(chuàng)新使得衛(wèi)星制造成本,包括衛(wèi)星的體積和重量都大幅度降低。
自8年前發(fā)射的“吉林一號”初代衛(wèi)星起,“一箭四星”開啟了我國商業(yè)航天的新篇章。目前,在軌的“吉林一號”衛(wèi)星數量已達到108顆,它們以高分辨率、廣覆蓋的衛(wèi)星遙感影像,為農業(yè)、林業(yè)、城市規(guī)劃等領域提供了精確的數據支持。今年下半年,更多的“吉林一號”衛(wèi)星將繼續(xù)升空。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署)網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