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酸嘢闖京城##廣西酸嘢究竟有多上頭#等詞條頻頻登上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酸嘢這道接地氣的街頭美味,正以其酸辣鮮爽的獨特魅力,從地方小吃的角落,闖入了全國網友的視線,成為新晉的網紅美食。
南寧酸嘢是很有歷史淵源的草根美食。《徐霞客游記·粵西游記》是如此記載廣西和邕州酸嘢的:“以糟芥為案,山家清供,不意諸蠻中得之,此亦一奇也?!?023年,“南寧酸嘢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九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這道以當季果蔬為主料,輔以米醋、果醋、辣椒、紅糖等調料腌制而成的小吃,在網紅效應下猶如一顆明珠,吸引了無數網友目光。不僅有王鷗、王祖藍、劉濤等明星爭相打卡,分享味蕾體驗,還有美食博主競相制作酸嘢過程追溯制作歷史……市場的反饋、網上持續(xù)的流量都說明,酸嘢不僅僅是地方美食,也符合大眾口味。
然而,如何讓網紅酸嘢變成長紅名片,讓接地氣的小吃變成高質量的產業(yè)制造,為廣西果蔬提高附加值,讓整條產業(yè)鏈上的人們都受益?筆者認為,一方面,酸嘢企業(yè)要樹立互聯網思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嘗試,采用真空包裝、鎖鮮裝等工藝,在最大限度保證酸嘢口感的前提下延長保鮮期,為酸嘢走向全國提供保鮮送貨服務。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可加快籌備廣西酸嘢行業(yè)協(xié)會,制定酸嘢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助推廣西酸嘢產業(yè)標準化、規(guī)?;⑵放苹l(fā)展。只有牢牢抓住互聯網流量,把握品牌建設的時與勢,充分發(fā)掘資源稟賦,從定標準、創(chuàng)品牌、樹標桿、強營銷、建集群等方面發(fā)力,才能實現讓酸嘢深入人心,讓廣西酸嘢走向全國各地、走向世界。
讓我們一同期待,這場源于本土的味蕾狂歡,能讓全球吃貨都“上頭”,在世界的舞臺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寧實平)
(作者:寧實平)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署)網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